全球气温上升导致严重自然灾害
Global warming Frequent disasters
1. 温度上升导致严重自然灾害

这些年来气温一年比一年热,到了夏天都像在蒸桑拿,空调不敢停、电费猛涨。现在35℃已经不算“热天”,上海等城市频频突破40℃,新疆吐鲁番、重庆、杭州等地更是轻松迈进45℃俱乐部。

高温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还影响身体健康,把身体推向“亚健康”的边缘,增加了中暑的风险,去年日本的热浪导致数十万人中暑,导致一些人死于中暑。

这不是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从中国、印度、到中东、欧洲、北美,全球都在走向“高温地狱”。

这仅仅是人们的直接感受,随着气温升高,恶劣天气经常出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灾害。

1.1 干旱

连续大面积干旱,使粮食大量减产;河流干枯断流,水运中断;胡泊干枯,大量鱼类死亡;许多水电站因缺水发电量大幅下降。干旱引起沙尘暴,掩埋农作物,污染空气;干旱导致火灾频频发生、美国、欧洲多国发生山火,起火面积越来越大。

视频01--干旱造成的灾害

 

1.2 水灾

来自太平洋的潮湿热空气强势不退,与北方冷空气会合引发大面积暴雨,形成洪涝灾害,洪水冲毁房屋与桥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交通中断,洪水大面积淹没农田,使粮食与蔬菜减产。

视频02-洪水、水灾视频
 
1.3 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和南海海上的热带空气旋涡,中心风力达到十二级以上,同时伴有暴雨与风暴潮,夏秋两季常侵袭我国。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空气旋涡称为飓风。台风的破坏力很强、破坏面积很大,台风引起的风暴潮使沿海大面积低洼地区淹没,巨大的海浪和洪水摧毁建筑、道路、电力系统和其他服务设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畜伤亡。

风暴潮(风暴海啸)是强风和气压骤变导致海水异常升降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视频03-台风灾害视频
 

1.4 强对流天气与龙卷风

1.4.1 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包括雷暴、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天气现象。当下层空气温度较高、高层空气温度较低时,下面的热空气就像沸腾起来的热水,一旦有冷空气来袭,触发条件,就会引发强对流。近几年我国华中华北地区强对流天气频发,造成洪涝等灾害。

1.4.2 龙卷风

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是在极不稳定的天气状况下,由空气对流运动造成的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龙卷风的尺度很小,中心气压很低,从而导致强烈的风速,破坏力非常大。在陆地上,能把大树连根拔起来,毁坏各种建筑物和农作物,甚至把人、畜一并升起到高空;在海洋上,可以把海水吸到空中。

视频04-强对流天气与龙卷风灾害视频
 
1.5 雪崩与冰山融化

气温升高导致雪山上的冰雪融化,频繁发生雪崩。雪崩也是破坏力极大的灾害,大量雪团与冰块快速冲下山,速度达每小时100多公里,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车还快。所到之处摧毁森林与建筑物并掩埋。经常发生旅游人员的伤亡。

从长远看,气温上升的后果更是可怕,气温上升引起南极冰盖与北极浮冰逐渐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目前全球气温已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3℃,如果全球气温上升到2.7摄氏度,全球约68%的冰川将消失殆尽;如果上升到4摄氏度,约83%的冰川将不复存在。

视频05-雪崩与冰山融化视频

如果按目前温度上升速度,不过几十年,气温将上升到4度。到时世界沿海城市被海水淹没在2米以下,大量可耕地被海水淹没。温度升高使气候更恶劣,大面积干旱使广大平原变成沙漠,其实全世界沙漠面积已经在迅速扩大。人们生存的家园没有了,粮食产地没有了。气温上升引起我国青藏高原等地的雪山融化,水源枯竭,长江、黄河等水源断流,干旱面积加大。沙漠化导致大面积植物死亡,食物链断缺,大量动物灭绝,海水温度升高、酸度加大,导致大量鱼类等水生物灭绝。

海平面上升增大了对海底的压力,改变了原来底壳板块的平衡,引起地震频发,火山爆发频繁。

升温使北方冻土融化,百万年前被冰封的病毒、细菌被释放出来,极大威胁人类的生命。

地球或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前期,尽管科技会为人类创造一定的生活条件,但远远不够需求,到时地球最多存留10亿人,现在地球人口约80亿。

 
2. 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

地球表面的气温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的能量,太阳光給了地球热量,地球也将部分热量向外辐射,并有一部分热量被空中的温室气体反射会地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地球对能量的收支可以说是相对平衡的,也就是说温度较稳定。这层温室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GO2)。温室气体像给地球穿了件棉衣,让地球表面温度维持在现在的温度,温差不大。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会降低到-18度。月亮表面没有任何气体保护,白天最高温度达127℃  晚上温度低至-183℃。

但是,如果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散发出去的热量减少,地球温度就会上升。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后,大量的化石能源(煤与石油)开始源源不断地从地底开发出来,在地面上被利用和消耗,大量热量释放到环境中。与此同时,在化石能源消耗过程中,大量二氧化碳被释放到空气中,原本可以释放出去的热量被温室气体“截流”了,地球就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目前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燃煤发电厂、汽车尾气、重工业与化工企业。

视频06-燃煤发电厂、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是主要碳排放源

2024年,温室气体浓度上升至最高值,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攀升至422.8±0.1ppm(0.0423%),较工业化前的278ppm(0.0278%)飙升52%。

 
  返回上一页